小二至小六校本課程:滲入資優教育元素
我們適時把資優教育三大元素滲入於課堂及課業中,以提升學生的高層次思維(批判、溝通、解難能力)、創造力和培育個人及社交能力。
小五及小六年級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賽馬會「知優致優」計劃,在常識科專題中實踐適異性教學
小四參加了港大教育學院「以全方位自主學習推展校本STEM課程(In-STEM)」 五年級主題 : 至醒防盜設計師
預習活動:微型電路小挑戰
我們學習利用銅箔膠帶、鈕扣電池、LED燈泡、電池座,在膠片組成閉合電路。

學生分享預習成果及互相交流成功心得

分組設計及製作: 我們預先按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分成三組

我們努力投入討論活動及積極參與製作活動
學生作品:
五年級主題 : 廣告天王
遷校在即,我們讓學生從舊校舍選取一件產品,加以改良以應用於新校舍或設計一件宣傳學校的產品,並運用廣告策略推銷該產品
利用SCAMPER設計產品培養學生創造力
六年級主題 : STEAM -- 汽球動力車
學生根據作用力/反作用力原理,自備環保物料製作汽球動力車,競逐不同的獎項(行駛距離最遠、最高負重大獎、最具創意及最美觀)
預習活動:反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上網自學汽球動力車原理及動手拼砌

製作過程:

學生利用資優教育十三招的全面因素探討影響氣球動力車在不同參賽項目的表現
我們利用圖像及文字表達製作氣球動力車的步驟
我們用心製作參賽作品及紀錄製作過程,透過Google Classroom投票及預測賽果並作現場講解及拉票
氣球動力車大比拼:



同學心聲:



抽離小組: 小小科學家
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從動手做的過程加深對各種科學原理的認識及機械設計與日常生活的應用,在有系統的思維訓練及團體合作下運用環保物料及舊玩具組件創製衞理機關王,預祝北衞創校60周年・我們同時亦參與第二十二屆常識百搭小學STEAM探究展覽並榮獲嘉許獎・


| | |
| 校內科技活動:科技日
每年我們都會舉辦科技學習日,讓學生動手做實驗,認識相關的科學原理,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年級:社交距離提示器
為了讓同學緊守保持社交距離的常規,脫下口罩後亦能安心上體育課,同學們為體育老師發明了多款「社交距離提示器」,將能夠感測距離的Microbit裝置固定在不同日常生活用品上。當紅外線感應器感測到少於1.5米距離內有人時,蜂鳴器就會隨即響起,提醒同學保持社交距離。

同學正合力組裝「社交距離提示器」,把微型擴展板與應應器、蜂鳴器和電池盒連接起來。

同學們不斷改良及美化其產品,實現「小企業家」精神。

同學正為他們的製作的「社交距離提示帽」進行測試,看看能否成功裝置能否準確偵測1.5米距離。

同學正為一會兒的產品發佈會進行討論,務求讓匯報能成功向觀眾展示產品。

看! 我們製作的「社交距離手帶」,希望未來可以讓全校同學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也能安心地在上體育課。 | |
| | |
|